首页 / 准妈妈须知:梅毒母婴传播可防可控

准妈妈须知:梅毒母婴传播可防可控[下载pdf][下载证书]阅读:11

仪陇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   敬苘尧

在产科门诊,当告知一位准妈妈“您的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”时,她往往会瞬间脸色苍白,颤抖着问:“这会传染给我的孩子吗?我的宝宝还能要吗?”作为医务工作者,我们特别理解这种恐惧,但更想传递一个关键信息:梅毒母婴传播虽然凶险,但只要通过规范干预,90%以上的胎儿都能避免感染。

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,母婴传播是它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。据统计,未经治疗的梅毒孕妇,胎儿感染概率高达70%100%,可能导致流产、死胎、早产或新生儿梅毒,严重影响下一代健康。所以,了解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、做好预防,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。

梅毒会通过母体传给宝宝

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胎盘、产道等途径侵犯胎儿,传播风险还和孕妇感染阶段密切相关。

如果是孕早期感染梅毒,螺旋体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影响胎儿器官发育,进而导致胎儿畸形、流产等问题;要是孕中晚期感染,胎儿可能在子宫内就被感染,出生后会出现皮肤黏膜损害、肝脾肿大、贫血等新生儿梅毒症状。

产道传播也不能忽视。分娩时,胎儿经过感染梅毒的产道,可能接触到母亲生殖器部位的梅毒螺旋体而感染,尤其是母亲处于梅毒活动期时,传播风险会更高。

此外,母乳喂养也存在一定风险。虽然梅毒螺旋体不会通过乳汁常规传播,但如果母亲乳头有破损,乳汁中可能混入病原体,这样就会增加婴儿感染的几率。

梅毒未控危及母婴健康

对孕妇来说,感染梅毒后不仅可能出现皮疹、骨关节疼痛等症状,还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、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,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这是因为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血液循环侵袭全身各组织器官,引发多系统损害。孕期女性免疫系统相对脆弱,感染后疾病进展往往更为迅速,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血管梅毒相关症状,如主动脉瘤破裂等严重后果。

对胎儿和新生儿而言,危害更为严重。未经治疗的梅毒孕妇,胎儿或流产、死胎;即便存活,也易患先天性梅毒。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,在妊娠早期侵蚀胎儿。先天性梅毒患儿早期出现皮肤水疱等症状,晚期或有牙齿畸形等后遗症,不仅影响生长发育,还加重家庭负担。

3个阶段做好预防阻断梅毒传播

预防梅毒母婴传播,需要从孕前、孕期到产后全程做好防控,每个阶段都不能掉以轻心。

孕前预防:准备怀孕的女性,一定要先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;如果发现感染,要及时接受规范治疗,等治愈后再怀孕。同时,性伴侣也得一起检查和治疗,避免交叉感染。

孕期干预:所有孕妇在初次产检时,都必须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;对于多性伴、有性病史等高危人群,孕晚期还需要再次筛查。一旦确诊梅毒,要尽早开始抗梅毒治疗,首选药物是青霉素类。规范治疗能有效降低胎儿感染风险,而且治疗越早,效果越好——就算在孕晚期才发现感染,及时治疗也能显著减少新生儿梅毒的发生。

产时及产后防控:分娩时,要尽量避免胎儿长时间暴露在产道中,减少产道传播风险。新生儿出生后,需要进行梅毒相关检查,若确诊感染,要及时开展抗梅毒治疗;就算出生时检查正常,梅毒母亲所生的婴儿也需要定期随访监测,确保没有潜在感染。

关于母乳喂养,只要母亲经过规范治疗且乳头没有破损,就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乳喂养,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健康状况。

很多孕妇会担心治疗梅毒的药物影响胎儿,其实不用怕——青霉素类药物在孕期使用是安全的,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,反而不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。还有人觉得“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”,这也是错误的。梅毒感染后可能处于潜伏状态,虽然没有明显症状,但仍然具有传染性,必须及时治疗。

总之,梅毒母婴传播虽然危害大,但只要做好预防和干预,就能有效控制。作为医务工作者,我们呼吁所有育龄女性重视孕前和孕期的梅毒筛查,一旦发现感染,积极配合治疗。相信只要全程做好防控,就能最大程度降低梅毒母婴传播风险,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出生、快乐成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