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孩子流感别慌张!超实用社区护理指南来了

孩子流感别慌张!超实用社区护理指南来了[下载pdf][下载证书]阅读:11

仪陇县新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   吴倩

儿童作为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特殊群体,是流感病毒的易感人群,感染后不仅症状常较成人更为严重,还可能引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,且在幼儿园、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极易造成聚集性发病,给儿童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威胁。社区护理作为儿童流感防控体系中的重要环节,在预防流感发生、及时干预患病儿童病情、促进儿童康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。

儿童流感特点

易感性高:儿童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,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抗体储备量均低于成人,血清中IgA、IgG等保护性抗体水平不足,使得流感病毒更容易突破免疫防线入侵机体,因此相较于成人更易感染流感病毒。

症状更严重:除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咽痛等典型流感症状外,由于儿童呼吸道黏膜娇嫩、纤毛运动功能较弱,病毒更容易向下呼吸道侵袭。同时,儿童胃肠道功能尚未健全,流感病毒感染后常刺激胃肠黏膜,导致出现呕吐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,严重时可引发呼吸衰竭、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。

传播速度快:儿童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,咳嗽、打喷嚏时不注意遮挡,且喜欢近距离接触、共用玩具等物品,在幼儿园、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极易造成聚集性发病,一旦出现传染源,短时间内便会快速扩散。

社区护理全攻略

疫苗接种: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儿童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社区需积极宣传疫苗重要性,组织定期接种活动;医务工作者向家长讲解疫苗作用、接种适宜年龄(6个月以上)、最佳接种时间(每年流感季前,通常为9~11月)及可能的不良反应;有慢性疾病(如哮喘、心脏病)、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优先接种。

健康教育:教导儿童勤洗手(用肥皂/洗手液按“七步洗手法”揉搓)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、手肘部遮挡口鼻,避免飞沫传播;鼓励儿童规律作息(保证充足睡眠)、饮食均衡(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)、适度户外运动,以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;告知家长定期开窗通风(保持室内空气流通)、清洁消毒儿童常用物品(玩具、文具等);流感高发季尽量减少儿童前往人员密集、空气不流通场所(如商场、电影院)。

发热护理:体温低于38.5℃采用物理降温,将水温调至32~34℃,用棉质毛巾浸湿后,擦拭儿童额头、颈部大血管处、腋窝等部位,每个部位3~5分钟,通过水分蒸发散热。注意避免受凉,及时换衣,每15~30分钟复测体温;体温超过38.5℃遵医嘱用退烧药,对乙酰氨基酚(3个月以上适用)、布洛芬(6个月以上适用)按体重精准给药,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~6小时,24小时内不超过4次。用药后监测体温,若持续高热或出现寒战、抽搐等立即就医;发热会加速水分流失,鼓励儿童少量多次饮水,每20~30分钟饮用10~20ml温开水或淡盐水,也可适当饮用稀释鲜榨果汁,但避免高糖饮料。

呼吸道护理:指导家长选择儿童进食后1小时或餐前30分钟拍背,让儿童取坐位或侧卧位,家长手指并拢呈空心状,以每分钟100~120次的频率,从下向上、从外向内轻拍背部3~5分钟。拍背时观察儿童反应,异常即停;痰液黏稠难咳,遵医嘱雾化,常用生理盐水等药物。雾化前禁食防吐,过程中保持坐位或半卧位,结束后及时清洁减少残留。同时,定期通风,保持室内湿度50%~60%,有助于稀释痰液。

饮食护理:为儿童准备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,如小米南瓜粥(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易于吸收)、蔬菜瘦肉面条(搭配多种营养成分)、鸡蛋羹(富含优质蛋白质)等。避免食用油炸食品、辛辣食物、高糖食品及生冷食物,防止加重胃肠负担引发呕吐、腹泻等不适;除日常饮水,可制作水果茶(如苹果梨煮水)、蔬菜汤(如胡萝卜玉米排骨汤),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提供矿物质和维生素。对于食欲不佳的儿童,采用少食多餐方式,每天可安排5~6餐,保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均衡摄入,增强机体抵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