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月经也有“红绿灯”!出现异常要注意

月经也有“红绿灯”!出现异常要注意[下载pdf][下载证书]阅读:13

洪雅县人民医院   杨帆

月经是女性生理健康的重要晴雨表,它不仅反映了生殖系统的状态,还与内分泌、免疫甚至心理状态密切相关。正常情况下,月经周期规律、经量不多不少、持续时间稳定,这些都是身体健康的信号。当月经出现异常时,它就像一盏“红灯”,提示我们要关注身体变化,及时就医。下面就为大家解读月经异常的常见信号,帮你判断何时该找医生!

月经是女性生理健康“晴雨表”

判断月经是否正常,主要看周期、经量、经期时长和伴随症状这四个方面,只要其中一项突然变“不一样”,就可能是异常信号。

周期的规律性:正常月经周期有规律可循,要是周期突然变长或变短,甚至隔好几个月才来,就可能有问题。比如周期短于21天,或者超过35天,可能提示内分泌失调或其他健康问题。

经量的稳定性:经量太多或太少都可能藏着健康隐患。经量过多容易导致贫血,经量过少则可能和激素水平异常、子宫内膜病变有关。

经期的持续时间:正常经期一般持续2~7天,要是经期太短(不足2天),或者太长(超过7天),都属于异常情况。

伴随症状:正常月经不会带来严重不适如果出现剧烈痛经、经期头痛、头晕、恶心等症状,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肌瘤等疾病的信号。

这些月经异常信号要警惕

月经异常的表现有很多种,以下几种情况尤其需要多留意,别不当回事——

周期紊乱:如果原本规律的月经突然变得不规律,甚至出现“闭经”(停经超过3个月),可能是内分泌失调、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表现。

经量异常:经量过多可能和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凝血功能异常有关;经量过少则可能是激素水平不足,或是子宫内膜受损导致的。

经期延长或缩短:经期超过7天,可能提示子宫内膜增生、子宫肌瘤或宫颈息肉等问题;经期不足2天,可能是激素分泌不够,或是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引起的。

特殊伴随症状:月经期间或前后要是出现这些症状,一定要重视:

剧烈痛经:可能和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症或盆腔炎有关;

经血颜色异常:比如经血呈深褐色,或伴有血块,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病变或感染;

经期外出血:比如非经期出血,或是绝经后出血,可能是宫颈息肉、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的信号。

不同年龄表现不同

女性不同年龄阶段,月经异常的表现也有不同。

青春期:这时候内分泌还没完全成熟,月经不规律很常见,但如果不规律持续时间长,或经量特别多,要警惕异常。

育龄期:容易出现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多囊卵巢综合征,这些都可能导致月经异常。

围绝经期:月经不规律是正常现象,但如果出现异常出血,或经量突然增多,要警惕子宫内膜病变。

这些情况必须及时去就医

不是所有月经异常都要立刻去医院,但出现以下情况时,一定要尽快找专业医生帮忙——

异常持续时间长或反复出现:如果月经周期、经量或经期的异常持续超过3个月,或是反复出现,别拖着,赶紧就医。

严重影响正常生活:要是月经异常导致了严重贫血、剧烈疼痛,或其他让你没法正常生活、工作的不适,必须及时去看医生。

同时出现其他不适症状:月经异常还伴随这些症状的话,要立即就医:

发热:可能提示身体有感染;

腹痛加重:可能是盆腔炎、子宫肌瘤扭转,或其他急腹症的信号;

体重异常变化:可能和内分泌疾病,或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;

皮肤或黏膜出血:可能提示凝血功能异常。

属于高风险人群:以下女性更要关注月经异常,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就医:

有家族病史:比如家里有人得过宫颈癌、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;

长期吃激素类药物:比如长期服用避孕药,或做激素替代治疗;

有反复流产史:可能提示子宫内膜异常,或其他生殖系统疾病。

月经虽然是女性每月都会经历的生理现象,却藏着身体的健康密码。它的异常变化,其实是身体在发出“警告”。希望大家都能多关注自己的月经情况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,别因为觉得“不好意思”或“忍忍就过了”耽误治疗,早发现、早处理,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健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