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产程延长不用怕!从容应对指南来了

产程延长不用怕!从容应对指南来了[下载pdf][下载证书]阅读:29

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妇幼保健院   肖玲

作为准妈妈,你是不是听过这样的说法:“有的产妇2小时就轻松完成分娩,有的却要煎熬20小时以上”?到底分娩多久合适?产程延长是宝宝胎位有问题,还是准妈妈骨盆“拖后腿”?它对妈妈和宝宝有哪些影响?又该怎么避免,才能平安顺利生娃?别着急!这篇科普3分钟带你读懂产程延长的关键知识,帮你掌握避坑小妙招,稳稳抓住“顺利分娩”的主动权,为新生命的到来做好准备!

先搞懂:什么是产程延长

通常说的产程延长,是指产妇出现强烈宫缩,却没法达到预期的临盆状态。从时间上看,医学上明确:初产妇总产程超过24小时、经产妇总产程超过18小时,就算是产程延长了。

产程延长一般由两种情况导致:一是产妇自身问题,比如宫口没法完全张开、骨盆狭窄,或者胎头位置异常;二是胎儿问题,比如胎儿体型过大(巨大儿)、胎位不正,导致胎儿头部没法顺利降到产道。

这里必须提醒准妈妈:产程延长≠难产,但产程延长是导致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,是否属于难产,需要医生科学评估。

要警惕:产程延长有哪些风险

对准妈妈的影响:产程延长会让产妇没法好好休息,进食也会减少,精神和体力都会大量消耗,容易出现疲乏、宫缩乏力的情况。这不仅会影响胎盘剥离,还会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不良,产后出血风险大幅增加;严重时还可能引发产妇脱水、酸中毒、低钾血症等问题。另外,产程太长会让子宫持续收缩,子宫肌肉被拉长、变薄,可能增加子宫破裂的危险;如果是第二产程延长,产妇的膀胱会被挤压在胎先露部和耻骨联合之间,容易导致组织缺血、水肿甚至坏死,进而形成膀胱阴道瘘或尿道阴道瘘。还有两大隐藏风险需警惕:一是产程延长伴随破水过久或频繁内检,会显著提升产妇感染几率;二是若出现产程停滞、胎儿窘迫,往往需紧急剖宫产,手术并发症风险随之增加。此外,产程中持续的疼痛与未知,也极易诱发产后抑郁。

对宝宝的影响:产程延长对宝宝最直接的危害,是可能导致宝宝在子宫内缺氧,引发胎儿窘迫、酸中毒,严重时会造成宝宝缺氧缺血性脑病或脑损伤;如果破水(破膜)时间超过18小时,还可能让宝宝感染,引发肺炎或新生儿败血症。如果第二产程延长,可能需要借助器械助产,胎儿头部长时间受压,容易出现头皮血肿,还可能增加难产等产伤风险。另外,胎膜早破时,脐带容易被压迫或脱垂,可能导致胎儿窘迫,甚至胎死宫内。

避免产程延长3措施

一是产前预防,从孕期就做好准备。具体包括——

控制体重:孕期尤其是孕晚期,要注意控制体重,建议整个孕期增重控制在10~12.5公斤以内,避免胎儿过大;

规范产检:按时做产检,产前让医生测评你的骨盆条件和胎儿大小,提前评估顺产可能性;

调整心态+学习技能:提前了解分娩过程,学习分娩呼吸法,还可以做分娩体位训练,减少对分娩的陌生感和恐惧;

家人陪伴:让准爸爸或家人全程陪伴,帮你消除顾虑、增强顺产信心;

产前准备:分娩前可以适量走动,找到适合自己的分娩体位;同时要鼓励自己进食,及时排空膀胱,为分娩储备体力。

二是产时应对,做到听指导、巧用力。具体包括——

分娩过程中,一定要听助产士的指导,按照提示掌握用力方法:宫缩时配合调整身体状态,助力改善宫缩频率,和宝宝一起“发力”;宫缩间隙就深呼吸,好好休息,为下一次宫缩储备力量。

特别提醒:分娩时别张嘴大口呼吸或大吼大叫!这样不仅会快速消耗体力,还可能延长产程,让母婴风险更高。如果医院条件允许,让准爸爸陪产更好,你紧张时他能给你语言鼓励和支持,帮你放松心情,更利于产程推进。

另外,分娩时如果出现尿意或排便感,别害羞!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射,说明分娩进展顺利,很可能是你用力的最佳时机,专注分娩就好,很快就能和宝宝见面啦。

三是紧急处理时,别犹豫,听医生的。如果分娩中出现宫缩乏力,要及时配合医生调整体位,必要时接受医疗干预;医生会持续监测胎心,如果出现难产迹象,及时做剖宫产是对母婴最安全的选择,别犹豫、别恐慌,医生会为你最优决策,你只要好好配合就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