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术后引流管防感染护理指南

术后引流管防感染护理指南[下载pdf][下载证书]阅读:8

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   马红珏

手术后或某些疾病治疗期间,医生可能会在患者体内放一根引流管,帮着排出积液或气体,让伤口好得更快。虽说引流管是身体恢复的“好帮手”,但要是护理不到位,它可能变成细菌入侵的“通道”,引发感染等麻烦。今天就跟大家详细说说,引流管该怎么护、怎么防感染。

先搞懂:为啥术后要放引流管

引流管是一种医疗装置,一般用柔软的硅胶或塑料做的,通过手术或穿刺放到体内特定位置,主要用来引流出积液(比如血液、脓液、渗出液)或气体。常见的有腹腔引流管、胸腔引流管、伤口引流管等。医生给患者放引流管,主要有三个目的:

排出体内积液:防止积液堆在身体里引发感染,或是压迫周围的组织。

促进伤口愈合:减少感染风险,让组织修复的速度更快。

监测病情:通过看引流液的颜色、量等变化,帮医生判断身体的恢复情况。

引流管护理差,这些麻烦找上门

要是引流管护理不当,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,影响恢复:

感染:细菌可能顺着引流管钻进体内,导致局部甚至全身感染。

引流不畅:引流管堵塞或固定得不好,会让积液排不出去,拖慢恢复进度。

意外脱落:护理时没注意,可能让引流管移位或掉出来,还会增加二次感染的风险。

日常这么护,引流管才“听话”

保持引流管周围清洁干燥: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引流管周围的皮肤,洗好后用干净毛巾轻轻擦干。别用酒精或刺激性消毒剂直接擦引流管接口处,不然可能损伤皮肤或导管;如果医生建议用无菌敷料盖着引流管出口,要按医嘱定期换(通常每天1次,也会根据渗出情况调整)。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手部卫生,别把敷料弄脏了。

妥善固定引流管:引流管要固定好,防止活动或翻身时扯到、扭到或折到。可以用医用胶布或固定带把引流管固定在衣服或床单上,但松紧度要合适,别压到皮肤;要是发现引流管有松动的迹象,千万别自己拔或调整,得马上联系医护人员处理。

观察引流液的变化:医生一般会给量杯或专用容器,患者或家属要按要求记好每天引流液的量。要是发现引流量突然变多或变少,得及时告诉医生;观察颜色和性质,正常引流液的颜色、性质会因手术类型不同而有差异,但一般是清澈的或淡黄色。如果看到引流液变浑浊、像脓液、带血,或是有异味,可能是感染的信号,得赶紧去医院。

避免引流管堵塞:引流管可能会因为分泌物凝固或折叠而堵塞。可以按医生的指导,定期轻轻挤一下引流管(如果医生允许的话),帮着保持通畅。但别太用力,不然可能损伤导管或周围组织;睡觉或活动时,要注意别压到引流管,尤其是胸腔或腹腔引流管,压迫可能导致引流不畅或疼。

注意全身症状:要是莫名发热、打寒战,或是引流管周围皮肤红肿、疼,可能是感染了,得及时去医院;引流管周围有点不舒服是正常的,但如果疼得厉害,或是突然加重,可能是导管移位或感染了,要马上联系医生。

特殊场景怎么护

活动时的护理:患者活动或翻身时,要注意保护引流管,别扯到或折到。可以让家属帮忙调整姿势,确保引流管不被压到。如果需要下床活动,建议把引流袋固定在比伤口低的位置,这样更利于引流。

洗澡时的注意事项:如果医生允许洗澡,最好选擦浴,别用淋浴,避免水流直接冲引流管出口。要是必须淋浴,可以用防水敷料盖着引流管出口,洗完澡后赶紧换成干燥的敷料。

睡眠时的护理:睡觉时尽量选择侧卧或平卧,别压到引流管。可以在身下垫个薄枕头,调整姿势让引流管保持自然弯曲,别折起来。

出现这些情况,赶紧找医生

要是遇到下面这些情况,别耽误,马上联系医生或去医院:

引流管意外脱落或移位;

引流液突然变多、变少,或是颜色异常(比如浑浊、像脓液、带血);

引流管周围皮肤红肿、疼、渗液,或是有发热症状;

出现寒战、高热等全身感染的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