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腹泻总反复,饮食调理是关键[下载pdf][下载证书]阅读:9
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王艳
慢性腹泻是很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,特点是病程拖得久,还老反复发作,不少人都被它困扰。它不只是让人频繁跑厕所那么简单,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——长期好不了的话,身体没法正常吸收营养,容易出现消瘦、没力气、贫血等情况;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,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变高;而且频繁腹泻会打乱正常的工作、学习节奏,带来很多不方便。
慢性腹泻用药有不少“短板”
面对慢性腹泻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药缓解,但药物治疗其实有明显的局限性。首先,慢性腹泻的病因特别复杂,可能和肠道菌群失调、肠易激综合征、炎症性肠病等都有关系,很多时候药物只能暂时压下症状,没法从根上解决问题。
比如抗生素,它虽然能杀死引起腹泻的致病菌,可同时也会破坏肠道里的正常菌群,让菌群失衡更严重,反而导致腹泻反复甚至加重;还有一些止泻药,可能会抑制肠道正常蠕动,让肠道里的毒素堆起来,对身体有潜在危害;长期吃药还可能产生耐药性,后面再治疗就更难了。
饮食调理有3大优势
和药物比起来,饮食调理在慢性腹泻治疗中,作用是没法替代的,主要有三个核心优势:
第一,能修复肠道黏膜。肠道黏膜是肠道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慢性腹泻会把它弄坏,而鸡蛋、牛奶、新鲜蔬菜等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,能给黏膜修复提供充足营养,帮助黏膜细胞再生、恢复。
第二,能调节肠道菌群。肠道菌群平衡对肠道正常工作特别重要,酸奶、豆豉等发酵食品里有丰富的益生菌,吃了能补充肠道里的有益菌,抑制有害菌生长,改善菌群失调,从而缓解腹泻。
第三,能提供必要营养支持。慢性腹泻患者因为吸收不好,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,合理搭配饮食能保证身体摄入足够的能量、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增强免疫力,帮身体康复。
慢性腹泻的“忌口清单”和“推荐菜单”
要避开的“雷区”有三类:一是辛辣刺激性食物,比如辣椒、花椒,会刺激肠道黏膜,让肠道蠕动变快,加重腹泻;二是油腻食物,比如油炸食品、肥肉,不好消化,会给肠道增加负担;三是生冷食物,比如冰饮、生鱼片,容易让肠道痉挛,诱发或加重腹泻。
推荐吃的“友好食物”也有三种:小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,质地软,容易消化吸收,能给肠道温和的营养,保护黏膜;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酶、多酚氧化酶,有助于消化吸收,增强肠道功能;南瓜富含果胶,能保护胃肠道黏膜不被粗糙食物刺激,还能促进溃疡面愈合。
2个饮食原则要记牢
除了选对食物,吃的方式也会影响调理效果,有两个原则一定要遵守:
一是保持饮食规律,少吃多餐,别暴饮暴食。暴饮暴食会突然给肠道加负担,导致肠道功能紊乱,让腹泻更严重;而少吃多餐能让肠道每次消化时都处于轻松状态,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。
二是选对烹饪方式。适合用蒸、煮、炖的方式,比如蒸山药、煮小米粥、炖南瓜,要避免煎、炸、烤,这些方式会产生刺激性物质,加重对肠道的伤害。
这3个生活习惯得跟上
饮食调理不是孤立的,还得搭配好的生活习惯,才能让效果更好:
首先要注意腹部保暖,别受凉。寒冷刺激会让肠道蠕动加快,很容易诱发腹泻,尤其是换季或天气凉的时候,要记得给肚子盖好或穿个护肚。
其次要保持心情舒畅。精神紧张、焦虑等坏情绪会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肠道功能,让腹泻加重,平时可以通过听音乐、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。
最后可以适当做些体育锻炼,比如散步、瑜伽。运动能增强体质,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,帮助肠道功能恢复,但要注意别做太剧烈的运动,以免适得其反。
特殊情况别硬扛
虽然饮食调理很重要,但不是所有情况都能只靠饮食。当腹泻症状特别严重,出现脱水(比如口干、尿少、头晕)、电解质紊乱(比如乏力、心慌)等情况时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,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治疗——这时候用药是为了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,快速缓解危险症状。不过等症状缓解后,还是要以饮食调理为主,巩固效果,防止腹泻复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