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中医4招延缓关节退化,减轻疼痛

中医4招延缓关节退化,减轻疼痛[下载pdf][下载证书]阅读:12

泸州市中医医院   陈玉

随着年龄增长,不少人会觉得关节发僵、疼痛——上下楼梯费劲、久坐起身时疼得厉害,阴雨天症状还会加重。去医院检查,常被诊断为“关节退行性变”或“骨关节炎”。

现代医学认为,关节软骨一旦受损,基本没法再生,退化过程也不可逆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关节功能变差,通过科学调理,完全能让退化速度慢下来。中医则把关节退行性变归为“痹症”,认为它和肝肾不足、气血亏虚、外界邪气侵袭,以及长期劳损有关。虽然不能让已经退化的软骨“复原”,但通过调理身体内在机能、改善关节局部气血循环,能明显减轻症状、延缓退化。下面就来介绍中医延缓关节退化的3个实用方向。

内服调理:补肝肾、强筋骨

中医有“肝主筋,肾主骨”的说法,人到中年后,肝肾精气会自然衰退,筋骨得不到足够滋养,就容易出现关节退化。针对性内服调理,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:

食补法:简单易做,对症选择

杜仲猪腰汤:取杜仲15克、核桃仁30克、猪腰1对,一起炖煮1小时。杜仲能补肝肾、强筋骨,核桃可温补肾阳,猪腰有“以形补形”的作用,适合经常觉得腰膝酸软、怕冷的人;

桑寄生鸡蛋茶:把桑寄生20克、红枣5枚、鸡蛋2个一起煮,吃完鸡蛋喝掉汤。桑寄生能祛风湿、补肝肾,红枣可健脾养血,适合有关节痛且伴有轻度风湿的

经典方剂:需辨证使用,别自己瞎补

独活寄生汤:含有独活、桑寄生、杜仲等成分,适合因风寒湿邪导致关节冷痛的人;

左归丸:重点是滋补肾阴,适合经常口干咽燥、夜间关节有灼热感的阴虚体质患者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上述方剂必须经过中医师辨证后才能使用,避免自己随便补,导致身体阴阳失衡。

外治疗法:通经络、消淤滞

关节局部气血淤滞是引发疼痛的直接原因,外治疗法能针对性改善症状,操作也比较方便:

中药外敷:在家就能做,分两种情况

热敷包:准备艾叶30克、花椒15克、粗盐500克,把这些材料炒热后装入布袋,敷在疼痛的关节上,每天敷1~2次。艾叶能温经散寒,花椒可活血止痛,粗盐的温热渗透力强,能让药效更好地渗透;

新鲜草药贴:取新鲜姜黄捣碎,敷在膝盖上,用纱布固定好,敷2小时即可。姜黄中的姜黄素具有天然抗炎作用,适合关节红肿热痛的急性发作期。

传统技法:选对方法,注意禁忌

艾灸:选择足三里、阳陵泉等穴位,每个穴位灸10分钟,能温通经脉。有研究显示,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,还能促进关节滑液分泌,让关节活动更顺畅;

刺络拔罐:在关节周围有淤络的地方轻轻点刺,然后拔罐,放出少量淤血,适合关节有顽固性肿痛的情况。

注意事项:皮肤有破损的人、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外敷方法;关节处于急性炎症期时,不能用热疗(比如热敷、艾灸)。

运动导引:选对动作,动着养关节

完全不动会让关节更僵硬,过度运动又会加重磨损,中医导引讲究“松而不懈,紧而不僵”,推荐这些适合的运动:

水中运动:减轻关节负重,不伤关节

水中踏步:水深到胸部位置,在原地高抬腿踏步,每组做20次;

扶池壁后踢腿:双手扶住泳池壁,慢慢向后踢腿,能锻炼髋关节,增强臀部肌肉对膝盖的保护。

传统功法:缓慢柔和,增强关节稳定性

八段锦“摇头摆尾去心火”:通过腰胯旋转,带动脊柱和下肢关节联动,让关节活动更灵活;

太极拳云手:缓慢转换重心,能增强膝关节稳定性。有研究表明,坚持练太极拳,能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本体感觉(对关节位置、运动状态的感知力)。

日常微运动:随时随地能练,超方便

座椅抬腿:坐直身体,慢慢把膝关节伸直,保持5秒,每组重复10次;

踮脚训练:扶住墙,踮起脚尖并维持3秒,能强化踝关节周围肌肉。

关键提醒:防比治更重要

想要关节好,预防比治疗更关键,这3件事一定要坚持:

控制体重:体重每增加1公斤,膝关节承受的负荷会增加3~5公斤,体重越轻,关节压力越小;

避免损伤:少做爬山、爬楼梯这类让关节负重的运动,改用游泳、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,减少关节磨损;

饮食禁忌:少吃海鲜、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,因为痛风会加速关节破坏,让退化更严重。